10月16日上午,安踏集团发布公告,收购中国女性运动服饰品牌MAIA ACTIVE业务。MAIA ACTIVE两位女性创始人首次创业,历时七年,融资数亿,年销近5亿元,最终投入体育品牌巨头安踏怀抱。根据公告,安踏通过一家间接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,与MAIA ACTIVE公司若干股东分別订立若干买卖协议,有条件地购入公司75.13%的股本权益。在收购事项完成后,MAIA ACTIVE将成为安踏集团间接非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。在公告中,安踏表示收购事项对集团旗下女性业务板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,进一步强化集团的品牌组合。收购公告发布后,安踏港股最高涨幅近4%。这是一笔双方都乐见其成的交易。毫无疑问,MAIA ACTIVE两位创始人创业七年,将和多轮投资人实现了有回报的退出,投资人阵中包括百丽集团、红杉和华创资本等。而对于安踏来说,即便这笔收购的交易规模不大,但补足的中国版lululemon品牌矩阵,是当下这个体育品牌巨头乐于讲述的新故事。按照公告,安踏有条件地购入公司75.13%的股本权益,MAIA ACTIVE成为安踏旗下非全资子品牌。在一众成长起来的新消费品牌中,MAIA ACTIVE的交易退出可谓迅速。而相比安踏侧的收购交易,MAIA ACTIVE实现的并购退出更受关注。根据公开资料,定位为亚洲女性运动服饰品牌的MAIA ACTIVE,品牌创立7年,2022年销售额为5亿元左右,最新门店规模近40家,大都分布于一线城市。相比同时期的一众新消费品牌,品牌仍在初创期阶段。按照2021年百丽集团对MAIA ACTIVE最后一轮投后估值10亿元来计算,以及20225亿年营收的估值来说,安踏的收购规模预计在10亿元以内。对安踏来说,这笔收购交易并不算大。要知道安踏旗下FILA 2022年营收已经超过200亿元,安踏联合对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的收购价格超过360亿元,安踏做出对MAIA ACTIVE的交易决定并不难。但对MAIA ACTIVE来说,定位为中国版lululemon的故事,让其品牌受到的关注远超其业务体量。MAIA ACTIVE创始团队 欧逸柔(右) 王佳音(左)2016年,从帕森斯设计学院毕业的创始人欧逸柔,和小红书早期电商团队的王佳音,在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时创立运动服饰品牌MAIA ACTIVE。这个创业故事在当时并不受资本市场关注,但早期定位设计师品牌的MAIA ACTIVE,从一条卖火的腰精瑜伽裤,开始了自己小众品牌的创业生涯。直到2017年,主投体育领域的动域资本投资近千万人民币,开启了MAIA ACTIVE的融资进程。2018年,红杉牵头的健腾体育产业基金,和后续华创资本等的投资,其运动消费品牌的定位开始受到关注。2020年的新消费浪潮中,MAIA ACTIVE迎来了最被资本市场关注的高点。主投消费的华创资本,以及2021年百丽国际的分别近亿人民币投资,都让MAIA ACTIVE获得了足够的资本支持。同一时期同样受到关注的,包括高瓴亿元人民币投资的运动服饰品牌粒子狂热,以及内衣和运动内衣品牌内外等,后者在2021年获得1亿美元融资。但即便如此,2019年营收刚过亿的这个新锐女性运动服饰品牌,在新消费浪潮中如完美日记和泡泡玛特的对标中,并不算出彩。这在和以对标lululemon的国际品牌营销竞争中,更相形见绌。也是在2021年,lululemon开启了中国市场的拓展速度,开大店、拓城市,lululemon中国成为全球市场的增长核心区域之一。截止目前,lululemon中国门店近150家,近三年增长迅速,也一跃成为超过Adidas的全球头部运动品牌。MAIA ACTIVE的节奏并不算快,2019年开设首店,同年营收过亿,2022年营收四个亿,这个女性运动运动品牌也随着线下门店开设的资金需求压力,以及资本退出的压力,来到了品牌的增长瓶颈期。而2023年,MAIA ACTIVE在妇女节宣传文案的风波,引发不少争议,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春夏瑜伽服的销售旺季,随即带来了库存的压力。国产新锐品牌的成长之路本身并不平坦,风波带来的销售影响,给MAIA ACTIVE带来了七年创业以来的第一次品牌危机。但即便如此,MAIA ACTIVE的定位和品牌价值已经初步显现,定位亚洲女性的身型、运动习惯和审美要求,都是以lululemon、Nike国际品牌在产品端目前并未很好覆盖的盲点。也正因如此,根据精练GymSquare了解,MAIA ACTIVE收购前的最后一轮投资方百丽集团,早些时候也通过旗下滔博开启了和品牌的收购谈判。当然,最终在半年内和安踏的快速成交,说明这笔交易决定本身并不复杂。投向安踏集团怀抱的MAIA ACTIVE,将和FILA、迪桑特、始祖鸟一样,开启这个女性运动品牌在中国市场拓展的新阶段。FILA的相关业务成功收购先例,给安踏带来了太多未来想象力,安踏也需要MAIA ACTIVE延续这种想象力。巧合的是,2009年安踏花3.3亿人民币从百丽手上买下FILA中国业务时,其在中国的门店只有50家,亏损3218万。这几乎和当下的MAIA ACTIVE体量几乎相当,但后者讲的显然不是外资品牌的故事。按照公告中,收购事项对集团旗下女性业务板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。在精练GymSquare看来,瑜伽服,正成为运动品牌必争之地。据QYResearch调研,中国瑜伽裤市场在2021年已达16.23亿美元,约占全球份额22.92%,预计2028年将增至30亿美元,占全球26.44%。而在这其中,lululemon毫无疑问女性瑜伽服的主导者。头部运动品牌纷纷觊觎的女性运动服市场中,安踏需要有一席之地。早在年初,安踏旗下高端运动休闲的FILA在去年推出「拿铁女孩」专题,主打「小蛮腰」瑜伽裤;旗下高端户外品牌迪桑特DESCENTE转战女性室内训练服饰,「动线Body Flex」系列中的综训裤官网定价1280元,定位和lululemon大致相当。李宁在最新一个财季的报告中,也表示女性人群是未来的发力点之一。李宁在原有紧身裤产品系列中推出新瑜伽裤系列「揉柔裤」、「翘俏裤」。旗下收购的美国品牌瑜伽服DANSKIN,几乎对标lululemon。发力女性领域,是国内头部品牌的未来业务共识。甚至对安踏而言,刚刚传出IPO的亚玛芬体育,旗下的始祖鸟、Wilson等,都是未来共同发力女性的多品牌矩阵抓手。Wilson代表的高端女性网球服,和始祖鸟的户外运动服,都是未来打出中国市场组合拳的有力品牌。按照亚玛芬的投资人,也是lululemon创始人前CEO Chip Wilson早先的表述,他在lululemon 0-1品牌打造的做法,有机会都在中国市场重新落地一遍。当然,安踏在盘活FILA中国市场的做法,已经成功应验。如果说FILA收购后的增长奇迹,给了安踏多品牌战略的信心,那么收购MAIA ACTIVE的交易,是因为安踏需要更多FILA,甚至更有野心来说,需要做出一个中国版lululemon。收购交易最大的想象力,就是打造中国版的lululemon。2022财年,lululemon净营收81亿美元,同比增长30%,而根据公司近日发布的2023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时,CEO Calvin McDonald表示:“lululemon在中国市场持续受到广泛认可,本季度中国区营收增长了61%。”目前,lululemom总市值近500亿美元,跃升成为仅次于Nike的全球第二代运动品牌。
类似lululemon的瑜伽服品牌的国外标的,几乎成为头部运动公司争先寻找的对象。早些时候,近两年增长迅速的美国瑜伽服品牌alo yoga,被多个国内品牌和资本接洽,而类似SweatyBetty和TITIKA等瑜伽服品牌,也在多个品牌的考察对象中。
MAIA ACTIVE虽不是国外品牌,但在品牌调性和人群定位上,几乎和上述标的品牌类似。对于安踏来说,收购一个类似lululemon的品牌资产,再通过其强大的供应链和渠道做法,将品牌推向更大的市场。
这也几乎成为全球运动品牌的共识,Nike日益发力女子领域,和安德玛补强女性板块影响力,甚至刚刚上市两周年的On昂跑,都希望在训练和服饰领域大力拓展。
lululemon的故事太过性感,安踏需要,全球头部运动品牌同样需要,甚至总体逐步下滑的中国服装市场,都需要运动条线的新增长故事。■ GYMSQUARE
后台回复「社群」,
加入精练GymSquare核心读者群。